理論上說,堂食和外賣是兩個玩法,但那些在傳統餐飲里摸爬滾打的餐飲老炮兒們,在真正面對營養快餐時,卻往往藏著伺機而動,一鳴驚人的故事。
創立18年的上海和記小菜就是典型代表之一:上線一個月就完成單平臺月銷12420單的成績,一年增收7200萬。現在單店單平臺(餓了么)銷量約在5000單以上(包括新店),高至萬單以上。
當然,和記小菜的外賣成績必然有其深耕上海18年的品牌力加持,他的“四大改造”卻值得被營養快餐老板們參考:
品牌改造:給老品牌一副新面孔
“我們的堂食客戶是50后、60后、70后,但外賣用戶大多是80后、90后、00后。”和記小菜的副總經理何琦分析。
為了能迎合外賣的主流人群,和記小菜成立了全新的外賣品牌:和記小菜u味兒。既延續了十八年老店的優良口碑,又能帶出年輕一代的色彩。
產品改造:不適合營養快餐的統統砍掉
何琦分析:“大餐飲客單價高,分量大,在線上是無法銷售的,外賣用戶希望得到是品種多、客單價低、味道好的菜品。”也是就花較少的錢得到高性價比。
除此之外,因為外賣產品必須經歷30~60分鐘和3~5公里的時空跨度,外賣選品與堂食的要求又不相同。
因此,和記小菜上外賣時砍掉了一半以上的菜品,只保留了堂食的40%。
這些菜被刪掉了:
1、容易出水分的蔬菜
堂食賣的很火爆的綠葉菜:草菇草頭,蠔油生菜,打包后容易出水,就不能出現外賣上。
2、不利于打包的菜品
雖然蟹粉豆腐利潤銷量好,但是在運輸過程撞擊中容易灑和糊,不利于打包。
3、外賣上銷售利潤不高的
比如鳳尾蝦因為原材料成本高,上堂食可以盈利,但如果在外賣平臺上面臨抽擁后,利潤會低很多。
這些菜品被保留下來:
1、量大味濃更下飯的菜品
外賣的消費者是白領或學生,場景是中午,所以需要吃些耐饑餓又能產生高熱量的炒菜和碳水化合物,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,從而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。
和記根據消費者需求將主打菜改良成可以下飯,更酸辣甜咸,好吃又吃得飽的品類。
2、與堂食風味保持一致的菜品
“招牌BB鴨是18年招牌菜之一,堂食賣的特別好,我們做過測試,出餐40分鐘,口感流失較低,送到客戶的手中,它味道不變,并且易存儲,出餐和到客戶手里的皮相基本不變。”
綜合打分,分數低的迅速淘汰
按照這些要求對菜品作出初選后,再從“產品暢銷度、盈利能力、制作耗時、人力耗時、營銷意義、用戶評價”這六個緯度對產品進行綜合打分,分數高的上平臺,分數低的被淘汰。平臺上每月Z后5名會被快速迭代。
營銷改造:線上線下一體化
線上用“特價菜”引流
特價9.9元的招牌BB鴨在七寶店一個月銷量2000多份,是當之無愧的爆品。
用招牌菜做特價菜不僅贏得了客戶滿意度,也是提升下單轉化率的重要方法。
同時,因為招牌菜銷量高,和記小菜門店多,BB鴨用低成本進貨,不但不虧本還有得賺。
為用戶設計購買場景
和記所有的節日都會做營銷活動,7.1建黨節會有7.1元特價菜,10.1國慶會設置10.1元特價國慶套餐。中秋前夕會做調研,一般用餐人數在3-5人,根據調研結果會設置7個菜品的團圓餐;菜單更新迭代,會提升顧客的購買欲望。
線下發傳單也很重要
18年的老品牌上外賣平臺時也要發宣傳單頁,看起來有點不顧身份,但在和記看來確實雙贏之策:“雖然是為外賣做廣告,但也是給和記小菜這個品牌做宣傳,看到的人也許下次就會進店消費了呢?”
運營改造:專做外賣的廚房和團隊
和記小菜在外賣起步階段,走了不少彎路,比如,外賣單子和堂食單子先接哪個?堂食顧客和外賣顧客先照顧誰的體驗?
很快,和記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,將原來的200平廚房中,劃分50平給外賣事業部。較大限度的調動了門店的閑置人力、閑置產能;細分堂食和外賣,使門店坪效更高,提升運營效率。
和記小菜七寶店開張一個月就爆單,平臺收入130多萬,實際創收50萬,僅10個服務員,但是這10個服務員只服務外賣訂單,不服務任何堂食訂單。
相對獨立的外賣廚房和服務員,厘清了外賣和堂食的界限,正如我們一貫強調:外賣不是堂食的補充,而是成本重構。
上海健捷餐飲專注于工廠工地員工食堂承包、企業內部單位托管、醫院找飯堂承包、高校食堂外包管理公司等服務,分布于上海:寶山,奉賢,嘉定,閔行,浦東,青浦,松江;江蘇:南京,南通,常州,無錫,蘇州,昆山;浙江:杭州,寧波,嘉興,溫州等地區,力求創造公司的餐飲品牌,切切實實地維護客戶單位員工的實際利益,努力為大家提供一個滿意的用餐氛圍。
滬公網安備 3101150201333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