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口味不一樣,眾口難調
工地上的農民工,很多都來自不同地方,生活習慣,口味不一樣,如果讓農民工吃食堂的話,可能不合口味,眾口難調。農民工自己在工棚做呢,想怎么吃就怎么做。比如湖南四川的就比較能吃辣,江浙地區的就比較難道接受,無論食堂怎么換口味,總有一部分農民工不會滿意。
2、食堂飯菜難吃
在工地上,很多管理層基本都會自己開小灶,他們不跟農民工一樣吃大食堂。因為食堂的飯菜太難吃,菜都是水煮的,沒有油水,而且天天就那么幾樣菜翻天覆地地吃,任誰也受不了啊。再說農民工本來干的就是力氣活,盡吃些沒油水的菜,怎么有力氣干活呢?
3、飯價貴,不劃算
身為農民工,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靠自己的血汗掙來的,所以平時都十分節約,工地上的食堂一般都是被承包給別人來經營的。這些經營者,為了盡可能掙更多的錢,就會想方設法地壓縮飯菜成本,提高飯菜的價格。農民工一算,在食堂吃餐飯,要比自己做飯貴得多,這一比較,當然是自己做劃算了。
4、食堂飯菜不衛生
有的工地食堂的承包者比較狠,直接用菜市場不要的菜,或者便宜的,發霉的菜給農民工吃。做菜洗菜時也不那么仔細,有的時候能夠直接從菜里吃出蟑螂來,衛生條件沒有任何保障,差得很。怎么可能有自己做的那么好呢?
滬公網安備 31011502013339號